查看單個文章
舊 2022-10-28, 05:24 PM   #22
yesgood
正式會員
 
註冊日期: 2011-03-05
文章: 459
精華: 0
贊助: 未贊助
車廠上的標示,通常是建議參考標示,目的是讓車主知道附載不同時(乘坐人數)時,需增加多少比例的胎壓,高乘載時,胎壓需要增加,目的是增加了胎壓,而降低摩擦力,而降低摩擦力目的就是減少磨損及降低胎溫過度上升導致爆胎機會。

很多車主會覺得低的胎壓可以增加抓地力,但從事實面來看,胎面中間到更換時,紋路跟新胎差異很小,沒有摩擦,哪裡來的抓地力....輪胎行配合著說36psi,當然是以生意做考量,如果老闆沒有配合演出,消費者會認為這家輪胎行不內行,以後不來消費,再者六七萬換跟二萬多公里換一次,可以多賺二三次,又不會被消費者說老闆不內行,如果你是老闆要做何選擇?

這如同消費者修車時,更換零件,車主好奇問師傅為何會壞,師傅不回答"通病",難道要說是車主不當使用嗎?
所以"通病"是師傅回答標準用語,又可保持雙方愉悅的標準用詞。多好聽阿!不然消費者一直問為什麼,解釋一堆,這樣回答,消費者通常就會閉嘴了,不然一天休這麼多台車,給不給師傅活路....

此篇文章於 2022-10-28 05:30 PM 被 yesgood 編輯。
yesgood 目前離線  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