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請問 在不以賽道為前提下 自然進氣 機械 渦輪 哪個較好?
有點小衝動 ,向各位先進 請益 感恩
|
好養為前提就自然進氣,再來是養鴨,手骨夠粗就養蝸牛
哪個好...我覺得夠用就好~ |
引用:
|
各種型式引擎隨著時代演進跟實際需求被發明運用...
哪一種比較好?? 很籠統的問法?? 有太多自變數及依變數... |
引用:
看自己需求是什麼吧 |
引用:
|
引用:
那應該買超跑就沒有這煩惱了 |
不論是改機械增壓,還是渦輪增壓,都是違反原廠設計,只會降低引擎的耐用度,提早讓車子的相關設備提早壽終正寢,加上如果電腦如果寫的不好,供油過稀或過濃,會讓你車開不順之外,炸引擎或出怪手....等,都會讓你後悔那些改裝費用不如拿還換一台M-POWER的車.
|
自然進氣才是王道...直接落S50B32就夠用了..以我的小車來說...
|
重點是荷包有多少!
|
引用:
|
其實可以單純小改..就有差了..我的是E36.318的在岐管在外接進氣導管..偷跑一些進氣..在油耗跟瞬間+速就差很多了....好開又省油...我朋友那台E46 2.0追我就很累了...其實再快也是七天...好開省油才是王道
|
個人喜歡去試油門和動力的傳出的感覺,轎式納智捷、福特Focus ecoboost、camry h
後兩台較好感;在洛杉磯試328i和335d, 335d的感覺最好,腳輕點下去推動力就傳到,可台灣的BMW 新車335 或m系的車都三百多萬起跳,貴得讓人卻步,心裏上佩服玩老BMW 的年輕人,因保養、維修耗時、耗錢,但力感正適合年輕人 |
引用:
自然進氣的引擎最重要的就是真空值.. 很多老車真空漏一堆補都來不及了 反而去破壞他.. 而且進的氣沒透過流量計..混和比也不對.. 渦輪靠的是排氣帶動渦輪葉片加壓空氣回進氣端.. 機械增壓靠的是皮帶帶動葉片增壓. 直噴是直接缸內進氣(但還是有活門控制) 在歧管打動接導管就可以加大進氣.??? 想來想去真要說比較可能像是土炮的山寨直噴.. 這就像是把歧管周邊的真空管都拔掉讓他去吸周邊空氣一樣.. 真空漏光光 怎麼會有力又省油? --- 剛看你過去的文章發現那四條管子的接法.. 想問是每一條管子都外帶過濾網根閥門,還是保養廠根你說歧管上面本身還有過濾網根閥門? 那四條管子從歧管接去哪邊車頭還是就放在引擎室?吸到的空氣是哪邊的?管子有多粗,分別接再歧管的哪些位置? 這些都有關係,四缸不像單可變或是雙可變的六缸車有VANOS.. 高低速扭力根馬力完全只靠一個進氣可變閥門在控制 亂搞不只是破壞歧管傷了進氣結構外,也會讓四缸僅有的進氣可變閥門失去作用.. 不管怎麼樣.. 車子狀況只會更糟.. 沒有經過濾網的進氣只會傷引擎.. 傷歧管.. 而且進氣最怕吸到引擎周邊的熱空氣.. |
車子順順開就好了...真的要去尬車就直接辦一台外匯m power回來貼牌完比較快了..而且又完整...
|
小弟是覺得真的想改且也都是花錢,上蝸牛提升動力的效益最大!但前提是要給有口碑有票房的弄!
|
要好顧就機械增壓Superchargers,但機械增壓配件多,價格貴!
很多人為省錢而買一些某不知名品牌或是過時設計的螺仔頭,反而沒什麼效果.. 機械增壓的螺仔頭效率很重要,機械增壓是採引擎皮帶去驅動螺仔頭,當在增壓時,為了給於引擎更大的進風壓力,螺仔頭的葉片阻力就會更大,這時引擎就必需要花費更大的力量去轉動增壓機內的葉片. 設計不好的螺仔就是在這時候就會重拖引擎,一點幫助都沒有!! http://www.bmwcct.com.tw/forums/atta...1&d=1322565012 |
鍋牛上身適合瞬間加速.比如甩尾.直線..自然進氣比較適合.彎曲山路..至於機械增壓.因為是皮帶戴動增壓屬於低增壓.只是單純曾加馬力跟扭力.不過沒有鍋牛那麼瞬間紐力輸出.再說機械增壓價位比鍋牛貴.就看板主對哪種運動有衝動了...
|
引用:
而為什麼有人會講機械增壓是低增壓,那是因為那些阿撒不露的螺仔頭打不上去,店家乾脆就直接講機械增壓是低增壓當然打不上去!! |
|
引用:
|
^^感謝指教
|
引用:
|
引用:
|
想要很high的聲音就是高轉NA引擎
像騎重機輕鬆可達13000轉...那個聲音就非常的"賽車" |
因該是說比較渦輪機的話機增打高增壓的效率沒渦輪機高.所以才會有機增打高增壓沒用的說法.還有NA要破萬轉還要穩定那要花的錢可能比增壓花的要多很多= =.因為只要一個環節沒做好就是等著爆引擎了.所以回歸正常面.還是以你的用車習慣做選擇.猛爆型就選渦輪.線性有實力就激增.想享受高轉的天籟就NA囉
|
引用:
|
哪种开的顺手就哪种啦,SC和T都蛮贵的倒是。。。
|
我對機械增壓比較有興趣...不知高雄有哪家有套件可以改的...
|
我個人看了一些朋友東搞搞西搞搞...
最終還是走渦輪增壓路線... 畢竟是個無底洞阿...手骨真的要夠粗^^ |
不要跟著車商起舞...
當然是自然進氣好~~ |
基本上真的要看個人的用車習慣
渦壓快但是不適合長途跋涉 NA比較屬於耐力型 機壓剛好取得兩者中間值 所以還是看個人需求和預算了 |
這種問題很難得到答案!
畢竟每個人的需求及習慣不同~ 說破了,各有各的好處與缺點! 就在於你個人能接受哪一個缺點來做判斷~ 純NA,反應好~輸出線性~問題是當到了一個分水嶺時~常常花了一萬還得不到一匹馬力~而且NA最難提升的是扭力~扭力這種東西在NA的引擎中是很現實的!幾乎每百CC才能榨出一公斤~ 機械增壓~一開始門檻較高了點~進口的一套隨便都快二十~但輸出線性~套件完整~馬力及扭力都能得到提升~ TURBO~暴力取向,調校得宜~馬力幾乎是可以以倍數來提升~但~先決條件是你要找到對的店家~否則會讓你想哭! 如果依我個人的認知~ 我不喜歡引擎被拆解~ NA與TURBO幾乎都需要做到這樣的程度~因此我個人偏向機械增壓~不需動到引擎~馬力可提升30%以上! 個人想法~不見得適用所有人… |
引擎不需要拆解也可以直上渦輪阿.效果還是比機增強.重點還是要看你喜歡哪種出力點.
|
不管是機械增壓還是蝸牛
我最喜歡的還是NA 既然是BMW要改裝為何不乾脆落一顆M炮心臟 |
引用:
那供油~噴油嘴~怎麼調? 看過太多爆引擎的例子了…… 而機增的套件是連晶片都有~ 也許是個人偏向DIY所以對渦輪卻步吧? |
引用:
不然就失去改裝的樂趣了! 更何況BMW現在不也是投入渦輪的行列? 上M炮是不錯~ 但若還是覺得不夠勒? 很難決定吧? 我的是最小顆的……240 要我上321還真的是很考慮… 除了價格問題外~ 好不好養也是需要列入考慮! 沒有筆戰的想法~ 只是單純分享個人的看法~ |
引用:
最終的關鍵還是在於口袋夠不夠深 只要夠深買m5上渦輪都不是問題 可惜小弟連m3都買不起,頂多貼貼3m隔熱膜 |
引用:
就是口袋不夠深~我才會斤斤計較! |
引用:
玩老車就是要斤斤計較 不然銀彈在多都不夠 |
小弟的箱型車也以實用為考量,選擇了機械增壓。
|
:cool:
引用:
|
引用:
還有差50萬... |
機械增壓,因為能靜能動,目前能裝進汽車中節增壓器而不破壞引擎蓋的,都不會超過0.6kg
|
增壓器裝在汽車上我知道的目前打最高是0.8,且是在運轉極限範圍內,大部的增要器要提升增壓值都會有難度..........國外增壓器我看了四年的數據,和實際有知道的所出入,增壓效率不單單只是本體有效率就好還有其它的配套才會有所謂的"效率"出現
|
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。現在的時間是 09:49 PM。 |
Powered by vBulletin® 版本 2025
版權所有 ©2000 - 2025,BMWCC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