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-POWER
戰後BMW 由於製造品質優異、因此受到眾多賽車車隊愛用其生產的引擎及零組件
、由於賽車領域的這項業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,BMW 遂決定將賽車部門獨立出來。
1972 年5 月BMW 旗下負責賽車業務的子公司–「BMW 賽車公司」(BMW
Motorsport GmbH)正式成立。而第一任公司負責人,正是過去曾任銷售部門主任的
羅勃.A.魯茲,也就足著名的道奇(Viper)的設計人,現任英國克萊斯勒公司的總
經理。
BMW 賽車公司在成立之初,只有8 名職員,但是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,如今卻已
經成長為員工數超過500 人的中型公司。該公司的業務可以大致分成兩個範圍,第一
是製造與銷售競技用引擎與各種零組件,第二項業務則是將賽車場上比賽時所累積的
經驗,移轉到量產車的生產上,這些量產車因為是由BMW 賽車公司所改裝的,因此
車名都加上一個英文字母「M」。
經過複雜的研發過程以及技術上的專精研究,BMW 完成了各項獨家科技,並呈現
在所有M 跑車上。它們發明創新與技術研發的成果,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動力輸出,
叫人屏氣凝神的凌厲加速,信心十足的煞車反應,以及絕佳的耐用性,這些都是M 跑
車最獨特的乘坐體驗,使得全球汽車迷一致將M 跑車視為超級跑車的精神指標之一。
BMW M車型與一般BMW車型的差異~
底盤~
1﹒採用偏心避震上座,使前麥花臣支柱向後傾,造成後傾角加大、直進性增加,
但相對對轉向造成較大之阻力。
2﹒前後防傾桿管徑拉近
(E36 M3-前22.5mm�後19mm ; E36 325i-前24mm�後15mm),
使得前後防傾扭力更平均,利於操控,但車尾甩開的極限點也會提前出現,考
驗著車手的技術。
3﹒使用防滑差速器(Limit Slip Differential)
未配備LSD的車,在激烈的過彎下,車重偏移到外側,同時防傾桿內側端也
會因外側端提高而向上施力,此時若是加速,對地磨擦力幾乎為零的內側輪會
空轉,而且所有的引擎輸出,會全都在差速器星型齒輪的作用下,傳到內側輪
空轉。如此一來,在彎道內便無法順利加速,以最大的極限速度過彎。
而配備LSD的車,可以在相同的情形下,利用防滑差速器內的離合器片半咬
合的特性,將25%的引擎輸出傳導至外側輪,使車子持續前進,這在分秒必爭
的賽車場上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利器。
LSD的有無,可說完全改變車手處理過彎的方式,LSD的裝置會使得車子持
續地甩尾,除非車手放鬆油門。若是不懂如何利用收放油門反打方向盤,造成
適度甩尾,修正出彎方向,其結果將會是無法控制的持續甩尾。而非LSD車子
便較沒有這方面的困擾,因為它在過彎時加速力道會不斷因內側空轉而間斷,
不會有持續甩尾的問題,但速度也相對慢了許多,故常聞M3山路撞壁事件,多
半是因為沒有重視駕駛大馬力LSD車的技巧練習,冒然上山疾駛造成。
4﹒底盤料件加大(煞車, 輪軸軸承),加硬(橡皮襯墊),加粗(傳動軸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