達賴喇嘛日前在美國接受CNN訪問時,記者提問:「如何擁有快樂的人生?」達賴回答說:「有些人很有錢卻不快樂;有些人受過高等教育也不快樂。人必須有慈悲心,有了慈悲心,不論在哪裡都會快樂。」
做為西藏精神領袖,曾獲頒諾貝爾和平獎,達賴喇嘛流亡印度,於今已四十一年矣!忍受著有家歸不得的酸楚,也苦嘗著西藏問題的煎熬,但達賴的臉上,卻永遠掛著微笑,因他無愧於「達賴喇嘛」的藏語語意─「智慧深似海」。正由於達賴無盡緣起,智慧圓融,乃能體悟慈悲三昧。
達賴以無上的修為,教化著世人:慈悲的基礎是般若,般若的實踐是慈悲。《觀無量壽經》云:「佛心者,大慈悲是。以無緣慈,攝諸眾生。」佛心的本質在於慈悲心,一個有慈悲心的人,就能以同理心、平等心,視眾生如親人,進而超越攀緣心、我執心,臻於慈以與樂、悲以拔苦。
事有因緣巧合,達賴開示「慈悲使人快樂」的同時,台灣首富郭台銘,在大陸接受央視專訪,感性的說:「大家認為我有很多財富,但有誰知道我內心快不快樂?我內心幸不幸福?」或許曾遭遇「愛別離苦」,郭台銘已了悟「怨憎會苦」,而能慈悲喜捨,化度苦厄,以求安適和快樂。
慈悲喜捨,佛家稱為四無量心,以之為修行一大法門。凡人只要有慈悲心,就能有喜捨心;有喜捨心,就能有慈悲心。心懷慈悲,便能惡念不生,悲憫眾生;樂在喜捨,便能聞聲救苦,普濟眾生,此即快樂人生的真諦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