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3,小心接招了! New Audi RS4寶島現身
一般來說,由於德籍車種如朋馳C-Class或是BMW 3系列等車款的體質相當強健,調教過後的C55 AMG與M3等性能車款更是出奇的強悍,絕對堪稱是全球小型性能跑房車中的指標型車種。
在這個維繫品牌形象的戰場上,結合品味與性能的奧迪RS/S家族始終不曾缺席。由於奧迪已率先在2005年3月間發表了全新二代RS4,所以在雙B對手尚未推出新兵器前(BMW預計在2007年9月間推出E90車系的新M3),RS4堅強的實力足已以讓雙B對手退避三舍,堪稱當今小型性能跑房車之王。
由於動作積極的業者早在2006年初的台北車展展出了二代RS4,所以CG車迷理應對於這輛足以讓BMW M3車主感到芒刺在背的勁駒不會太陌生才是。嚴格來說,總是愛將「羊皮狼」性格發揮到極致的RS4外型與A4車系還是有著相當程度的落差,不過車迷如果沒能夠從全車外觀共4個RS4徽飾、蜂巢狀水廂護罩、較S4更為外擴的輪拱(特別是後輪)、與車門下緣切齊的側裙、整合於後行李廂的小尾翼造型、由S4雙出四管改為雙出雙管大口徑設計的鍍鉻排氣管、採雙肋式設計的霧面噴砂車側後視鏡與RS4專屬鋁圈等幾項線索辨認出此車身份的話,任何人都可能會將其誤認為是S4(外行人甚至會誤以為是一般A4車款),原因是上述雖都是RS4所獨有的特徵,不過都算不上太明顯,偏向低調的外型設計與日系性能版本那般耀武揚威的作風大異其趣,充分表現了歐系羊皮狼慣特有的內斂性格。
在內裝的部份,RS4雖然承襲了A4車系的神韻,不過藉由全新設計的儀表板總成,全車被深黑色碳纖維飾版環繞的內裝,握感厚實的跑車式真皮方向盤,椅背上刻有RS4字樣的且包覆性絕佳的真皮跑車座椅等幾項配備,所共同營造出的駕駛氛圍,說真的,要人壓抑心中那股渴望飆速的慾望,真的很難。於是我們順勢將左腳踩下離合器後,緊接著再觸動緊鄰於6速手排檔桿下方的引擎啟動鍵,剎時不但前方的8個汽缸迅速被喚醒,其伴隨而來的排氣低鳴更是懾人,至此理應再也沒有人會誤認RS4那至高無尚的性能血統了。
引擎配置的改變可說是二代RS4進化的一大重頭戲,因為打從二代RS4起車迷就得跟雙渦輪增壓引擎說再見了。這回奧迪除了捨棄那曾經讓車迷呼吸急促的2.7 Bi-Turbo引擎,一舉沿用來自S4(無FSI燃油缸內直噴技術)但經過進排氣調教與輕量化的4.2升V8 FSI技術加持之自然進氣引擎外,其最大輸出馬力不但再增加了80匹之多,也就是可於7800轉時輸出高達420匹最大馬力外(8250轉時才會斷油),其於5500轉時也有43.8公斤米的扭力,性能表現無須存疑。不過經實際駕馭後發現,過去雙渦輪增壓引擎的火爆脾氣果然已不復見,雖然拜全輪驅動底盤與飽滿的低速扭力所賜,二代RS4之〝0-100km/h〞起步加速可較前代車型再削掉0.1秒於4.8秒完成,持續再加速至200公里也比過去快了半秒為16.6秒,不過動力湧現的感覺卻不至於令人窒息,換句話說就是變的更線性且易於駕馭。由於奧迪同樣強調此車可在2500至7600轉時讓高達九成的扭力湧現,所以其加速力道之犀利、帶勁已無須贅述。
值得注意的是,位在RS4中控台上有個〝S〞按鍵,只要駕駛開啟了Sport模式,除了儀表上會先出現一個綠色的S字樣外,油門深度與引擎聲浪都會被放大,而且差異頗為明顯,相信光是這樣的改變,理應就足以懼退多數不自量力的對手進犯了。
二代RS4的離合器踩踏力道雖然適中,不過行程頗長,索幸駕駛僅需下踏約1/2的行程即可將檔位釋放進而完成換檔動作。其所搭載的6速手排變速箱檔位雖然明確,然而或許礙於試乘車新的緣故,進出檔位間的手感略有些許生澀,相信適度的磨合應可消彌這樣的問題。
剛性絕佳的二代RS4用上的可是最新一代的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,與前代採前/後扭力固定式配分為50:50所不同的是,二代RS4為了要挑戰M3或是C55 AMG因後驅而與生俱來的轉向優勢下,這回RS4除了搭載了第二代DRC動態行路控制系統,將以液壓系統視路況來自動控制懸載壓縮比率外,新版的Quattro還會主動將60%動力送往後軸,刻意營造出略帶後驅車的轉向習性,好讓前輪有更多的空間來完成轉向使命,由於後軸動力已較前軸多出了10%,所以RS4能同時兼具全驅車種的絕佳抓地力與靈活轉向,彎道極限之高已深不見底。
優點:動力,操控。
缺點:放棄RS家族之渦輪傳統。
轉貼於...汽車購買指南
|